十年磨一劍 今朝試鋒芒
“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span>
——題記
劉強,男,31歲,現任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大隨至漢十段湖北長江路橋項目經理部二工區工區長。他在2009年以一名實習生的身份進入原長江路橋,從此一干就是整整十個年頭,十年來,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不忘初心、履職盡責,十年如一日的勤懇、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十年如一日的奉獻印證了他如磐石一般的初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初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的初心便是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他的使命便是為祖國的交通事業盡心獻力。
領導眼中的他:工作態度積極,專業技術扎實,管理水平突出,團隊氛圍良好;
同事眼中的他: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甘于奉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妻子眼中的他:頂天立地、熱愛工作、溫文爾雅、關愛長輩、體貼入微;
孩子眼中的他:總是在外面忙工作,一年也見不上幾面,每次見面又待不了幾天,但是爸爸答應了的事就一定會做到,除了多陪陪他們。
十年間,他先后在長江路橋岳常、湖北大道、仙洪、大悟、大隨至漢十等項目部工作。
十年間,他從一名青澀稚嫩的實習生到一名合格的施工員再到一名獨當一面的工區長。
十年間,他從一名優秀的在校大學生到一個無微不至的丈夫再到一個無所不能的父親。
人生的第一次成功堅守,讓他收獲了一份能夠讓自己安身立命的好工作。
人生的第二次成功堅守,讓他收獲了一個可以依靠的幸福美滿的好家庭。
人生的第三次成功堅守,讓他收獲了對自我價值和使命更為深刻的認知。
第一次堅守:2009年,初入社會,稚嫩且有些內向的他,一度不敢大膽的與人交流,無法融入工作環境,當時的情況很不樂觀,是在他那時的師父王世武一次次耐心的疏導以及不斷的鼓勵下,幫助他一步步完成從學生時代到社會的順利過渡。至今,每每回憶起往昔,他總是說:“沒有師父當年的悉心教誨,就沒有我的今天?!?span>
他是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施工員的呢?勤奮好學的他,總是認真細致的記錄下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時時關注自己所負責工作的動態,緊要關頭,甚至24小時不間斷待命,在岳常項目,最辛苦的一段時間,他一人身兼數職,平均每天最多只能睡上4個小時。當時一起和他進入項目的實習生中,一個個都選擇了離開,他是為數不多堅持到最后的,要強的他從來沒有產生過放棄的念頭,凡是認準的事就一定要堅持到最后,有始有終的工作態度已然成為了他的風格。
腳踏實地工作的他,很快便成長為一個工區的負責人,第一次成為工區負責人的他信心十足,但團隊中的成員多為經驗不足的新人,這就需要他在摸索中不斷前行,在施工中不斷學習,他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拿出額外的精力幫助新員工快速的融入和成長。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快速的掌握了工藝工法、積累了扎實的工作經驗,保質保量的完成了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他一直堅守在一線崗位上,經常自己主動放棄休假機會,把寶貴的休假機會留給別人,不辭辛苦、任勞任怨、愛崗敬業、默默奉獻。他的工作表現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贊揚,并先后獲得了公司“先進勞動者”、“先進工作者”、“優秀工會會員”等榮譽。
第二次堅守:人間有三大真情,親情、愛情、友情,缺一不可。親情缺認、愛情缺真、友情缺位的現象屢見不鮮,但他無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
寒門出身的他,自幼喪母,父親獨自一人將他們姐弟三人撫養成人。他的姐姐和哥哥分別在初中和高中的時候為減輕家庭負擔主動輟學外出務工以將讀書的機會留給最年幼的弟弟。家中三個孩子,他成為了唯一一個讀過大學的那個,是姐姐和哥哥的雙雙謙讓才給了他寶貴的讀書機會。在他剛步入社會的時候,是父親和兄長給予了迷茫的他極大的支持和鼓舞,幫助他明確了自己前進的方向,也讓他有了更多的動力。最讓他愧疚的一件事發生在2011年,一次意外事故,年過半百的父親身受重傷,一度生活不能自理,是哥哥為了他能安心工作,主動辭掉了穩定的工作去承擔起照顧父親的重任。時至今日,哥哥依然還沒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他已無法控制眼中的淚水。
工作中的一次偶然,讓他有幸邂逅了現在的妻子,與妻子的相識相知相愛也是他長時間堅守下來的結果。妻子的愛與陪伴讓他曾經孤寂和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心靈找到了一個溫暖的港灣。提起妻子和孩子,他的臉上總是洋溢著自信而幸福的笑容,但自相識以來,因為工作原因,總是聚少離多,即便是結婚和生子這樣的人生大事他都沒有拿出足夠的時間去陪伴妻子,更別提度蜜月這種于他們而言遙不可及的事了。妻子不但沒有一句怨言,反而事事為他考慮,默默的為他們的小家付出了太多太多,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從不去索求任何的偉大妻子,他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繁重而復雜的工作中去。一個幸福的家庭可以改變一個人、可以重塑一個人、可以成就一個人,從前內向且自卑的他開始逐漸變的開朗而自信起來。他說:“從小因為母愛的缺失,導致自己最為向往的就是能有一個真正意義上完整的家,現如今父親健在、妻子賢惠、兒女雙全,他覺得自己很幸福也很知足?!?span>
第三次堅守:2017年,工作綜和能力突出的他,從大悟調至大隨至漢十項目工程難度最大的一個工區,此工區在開工時間相較于其他工區啟動滯后半年以上的前提下,且在施工任務重、交通極為不便利、協調問題困難重重的情況下,他毅然決然的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工區成立之初,配備的專業技術人員尚無法滿足施工需求,擔任工區長的他,攬下了所有的重活,扛起了所有的重任,他將管理、技術、質量、安全、協調等全部工作都抓了起來。
為了在艱難的條件下完成這個任務,他與分管領導商議決定將一個便道隊伍分成兩個作業班組,采取從標段的段頭和段尾兩點掘進的方法加快施工進度。但由于缺少料源,周圍又多是微丘,附近道路都是村道,狹窄而且有很多急彎,運輸車輛無法通過。為了解決這些困難他和分部經理調查了整整一個星期,走完了半徑30公里的范圍,找到4個料源,最后通過對比運距和材料質量,最終確定兩個料源。為了能把材料運進主線,只能舍棄大車選擇“螞蟻運食”的方式用小車增加數量來提高效率。此舉成效顯著,兩個月下來就已經完成了段尾3.5公里的主線便道,他所負責的二工區是四個工區中第一個完成便道貫通的工區。二工區跨地域廣,主線縱向線路長13公里橫向連接線長8公里,且處于廣水、安陸和孝昌三縣交界地帶,協調難度特別大,為解決上述困境,他主動革新管理理念,鼓勵員工主動發現問題、積極自我管理,要求每一個參建人員都要做到一崗多責,各自發揮出最大的能量。二工區在非常不便利的運輸條件下,最初是依照周邊地域情況制定了從107國道進入王店走王太連接線到達二號綜和場站,但王店政府不予支持,導致便道施工兩個月沒有任何進展。為了不影響整體工期,他與分部經理商議修改方案另尋優質線路,通過三天的考察最終確定了走安廣線進太平鎮經6公里的鄉村道路進入主線。為了能讓大車在狹窄的鄉村道路上通行,經過多次與太平鎮政府協商,最終確定了6公里的鄉村道路由項目部擴寬2.5米,條件是項目部要做好道路的維修工作并簽訂完工還路協議,這也就形成了現在最為主要的運輸線路。他善于因地制宜,懂得適時調整工作方案,能夠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不影響工程整體推進,他主動出擊,通過多次的考察和協商,及時、果斷地修改了方案,最終確定了最為高效的運輸方案。
通過充分調動整個團隊的力量,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終于破解了重重難題、追趕上了項目總體進度,為2019年底項目整體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質量和安全齊頭并進的同時抓好了工區的各項重難點工作和控制性工程,順利實現了“彎道超車”。他所帶領的二工區得到了上級單位的一致認可,是整個項目的模范工區。他十分注重與協作隊伍保持健康積極的合作關系,并要求工區全體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持續轉變思想,以致力于為協作隊伍搞好管理服務為目標,充分發揮各協作隊伍專長,促使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這十年的工作中,他不斷努力,不斷審視自己,不斷認清差距,邊干邊學,持續進步。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默默奉獻踐行了他當初曾許下的誓言,他用行動詮釋了交建人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的奉獻精神,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有始有終。未來,他會始終如一的堅守崗位、積極進取、克難攻堅、履職盡責,全心全意為省交投集團、建設集團、長江路橋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出自己最大的力量。(長江路橋公司 劉鵬)